区委编办综合施策 精准发力 全面深化“属地管理”“五个一”工作体系 |
||||
|
||||
|
||||
科学规范镇(街道)“属地管理”是全面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的关键举措,是持续推动基层治理融入数字化改革大局的重要抓手。越城区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编办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和数字化理念,以厘清区镇(街道)界面、促进区镇(街道)协同为目标,持续深化“以清单为基础、以流程为牵引、以机制为支撑、以案例为指导、以纪要为依据”的“属地管理”“五个一”工作体系,全力推动“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落地见效。 一、突出科学规范导向,夯实清单基础,促进迭代升级 聚焦基层难点、痛点、堵点,越城区全面梳理部门法定职责中需要镇(街道)协同落实的事项。一是严格准入。重点突出与基层关系密切的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领域,列明每个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的牵头部门、部门责任、镇(街道)责任、法律法规及文件依据等,特别是在事项责任确定上,严格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及“三定”规定,做到依法合规、边界清晰、流程规范,编制形成《越城区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涉及17个部门的69条“属地管理”责任事项)。二是动态调整。建立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规范清单动态调整程序。因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权调整等工作实际,需要增减或调整的《清单》事项,由部门或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由区委编办、区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最终由区委区政府批准实施。 二、突出优化高效导向,重塑业务流程,促进明责减负 依托区、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综合指挥体系,绘制事项运行流程图,明晰流转路径,压实主体责任,精准交办任务到科室到个人。一是内部挖潜。对于一般简易事件,实现从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到区级部门科室的无缝衔接和评价反馈,确保线下处置和线上流转同步顺畅。如“三小一摊监管执法”事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整治重点,具有位置偏僻、流动性大、假冒伪劣产品多、无证无照经营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利用一体化平台的“三小一摊”管理系统,全面开展经营资格清理行动、规范经营情况检查、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检查户数45 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5份,规范一批、处罚一批,取缔一批,全面提高了小食杂店的整体经营水平。二是协同联动。对于区级联动事件,强化牵头部门统筹协调责任,赋予镇(街道)充分协调权和督办权,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推进部门内、部门间、层级间业务协同。如“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事项,是基层群众最为关切高频事项,同时又是牵涉部门较多的系统难题。越城区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精准高效的分析研判机制、责任明确的联动处置机制、规范有序的案件移交机制、分级分类的考核评价机制,为专项整治行动保驾护航。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镇街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整治136家培训机构,其中无证无照机构97家,有照无证机构20家,安全隐患机构19家,全面净化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轶序。 三、突出整体智治导向,强化机制支撑,促进多跨协同 为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建立部门间协同运行机制基础上,越城区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和双向考评的手段来增强部门整体合力。一是压实责任。建立“属地管理”事项清单责任商定机制,特别是对业务协调难度大、配合度低的事项,由分管区领导召集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专题研究,依据法律法规和部门“三定”规定,明确牵头部门,厘清牵头部门、协同部门、镇(街道)的职责边界,形成会议纪要,追踪执行情况,压实部门责任。二是考核倒逼。将《清单》作为部门和镇(街道)履职、监管、问责时责任界定的重要依据,纳入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明确未列入《清单》的工作,部门不得以“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方式,把工作责任和任务转嫁镇(街道)承担,逐步实现镇(街道)“清单之外无‘属地管理’事项、列明之外无其他工作责任”。 四、突出务实管用导向,深研案例经验,促进实战应用 按照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的梳理导向,越城区深入挖掘代表性、创新性和具备推广价值的场景案例。一是精准调研。科学选取塔山街道、东浦街道、富盛镇等,分别作为城市型、混合型、乡镇型镇(街道)代表开展调研,经初步筛选,从《越城区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中选取29个高频“属地管理”责任事项。二是提炼分析。要求相关部门对照高频事项清单,及时总结并编写上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案例,场景再现事项上报、流转、处置、反馈、办结工作闭环,充分体现流程优化、机制支撑的应用成效,为更多单位提供可看、可学、可感的实战参考。如“公路设施保护监管”事项,建设交通局负责具体处置,同时,由于人力有限,往往需要借助镇(街道)力量开展巡查、协同解决,在6号台风烟花导致公路破坏的应急处置、违法涉路施工的鉴定整改等案例中,由于镇(街道)的及时反馈、密切配合,事件得到了顺利高效的处置,为各局办更好发挥属地镇(街道)作用做出了有益尝试。又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事项,在“利奇马”台风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事前预防、事中抢险、事后恢复的稳妥有序,没有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无人员伤亡,无城市内涝,无次生灾害,胜利实现防汛工作总目标,为多部门协同处置提供了有效遵循。 下一步,越城区将持续运用一体化、数字化、现代化理念,全面深化“属地管理”越城实践,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区镇(街道)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基层满意度、群众幸福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