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信息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7 浏览次数: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7

单位名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法定代表人金建光
住所  绍兴市胜利西路213号
开办资金(万元)2965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022期末数(万元)2810
宗旨和业务范围初中教育教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04713128446举办单位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章程宣传方面,开展多种宣传活动。通过座谈会、章程解读海报等形式向全校教职工详细解读章程的各项条款、意义和目的等内容,使大家对章程有初步的整体认识。组织管理方面,明确职责分工。根据章程中的规定,梳理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各部门按照章程各司其职,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完善规章制度,依据章程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学校根据章程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学生管理制度等,使各项工作都有具体的制度依据,保障章程的有效执行,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发展。2.具体的业务活动:(1)深度融合,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党纪学习教育。集团党委通过部署会、专题党课、集中述学、“教育三问”学习讨论、参观走访等,推动全体党员在“常学常新、慎思慎行、实践实干”中筑牢思想防线,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宣传主阵地、推进思政一体化教育,开设绍初大讲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积极推进党建品牌活动。集团党委以“搏海领航”为品牌,不断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建+红色阵地”“党建+课程建设”“党建+德育”,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营造党建育人的浓厚氛围。“微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微公益”,党员微心愿认领,为128位学生圆梦。走出校门,多次开展幼小衔接学科主题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与高校、社区、行政事业等多家单位的结对共建。党员教师赴附属医院开展公益讲座,与第七医院开展医校合作,守护师生身心健康。(2)汇力赋能,共筑平安校园家校社协同,全力构建学校专属网格。持续强化“校内建网”,将校园空间划地为格,将师生员工编入网格,全员落实安防责任。全力推进“属地接网”,将公安、卫健、交通、文广、执法监督等力量资源编入学校专属网格。努力实现“内外联网”。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开设“厚润”大讲堂与“厚润”智慧父母研修班。我校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党建共建暨心理健康服务深度合作,通过对心理老师及班主任的专业培训,心理老师进医院跟岗锻炼,七院医生直接为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式,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数字赋能,共同开创安管新局面。2024年,学校在“智安校园、智慧食安2.0”等四大安全守护系统的基础上,又引入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教师、学生仅凭面部识别即可自主便捷进出。系统在后台自动记录并保存进出数据,从而精确追踪每位教师、学生的出入动向及使用频次。(3)有序推进,建设文化校园优化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小组,梳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分工,形成任务分工清单,金建光校长和胡晓旭书记分别带队赴杭州考察,学习杭州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同时,通过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式,聚智聚力,提炼办学理念、发展愿景、育人目标,《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方案》和《绍兴市镜湖中学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方案》正在逐步优化中。逐步提升学校文化环境。龙山校区完成了党建室改造,体育馆屋顶改造、燃气安全整改工程;镜湖校区完成五门学科教室改造、学校地下车库和初三教学楼改造、学校食堂操作间和教师餐厅改造、学生餐厅配备配齐空调设备;两校区完成民生实事工程之各楼层卫生间安装配齐热水器等。(4)五育并举,培育绍初少年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德育效能。2024年,我们推行德育工作“首遇负责制”,对于学生中发生违纪违规事件,实行首遇负责制;学校制定了《绍初教育集团中小学惩戒规则实施细则》,为教师惩戒和教育学生提供了准则;举办了各类十佳评比、个人书法绘画展、龙山印迹义卖等活动,让更多地学生体验成就感,激发内驱力;我们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开设“厚润”公益大讲堂和“厚润智慧父母研修班”,实现家校社同频共振,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继续推进学生会与志愿者协会的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减负提质。过去的一年,我们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加强研讨与学习,通过教学调研月、教育教学展示节等活动,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我们不断优化《绍初教育集团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必要的身心调适,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学校阅读教学成果被中国教师报专题报道,我校课程建设、活动育人成果也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学校十分重视培优补差,分层夯实学生根基,各年段中考学科以不同形式开展分类教学与培优工作,开展好优秀学生三年的一体化培养工作,在刚刚结束的初高中联合培养生招生考试中,我校取得辉煌成绩。(5)强师铸魂,打造品质绍初班主任专业提升工程。我们充分发挥校内“薪火”导师团的优势资源,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的实践指导;优化完善班主任队伍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多举措切实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青年教师成长工程。我们结合青年教师研习共进社活动,牢牢抓住教育教学关键点,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小型比武,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和表彰,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促成青年教师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教、研、习”一体化成长发展。同时,我们也引导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项比赛与展示,获得诸多荣誉。骨干教师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发挥科研核心力,深研教学,以研促教,深化教学课题研究;发挥教学核心力,深研课堂,言传身教,参与青年教师调研等课堂研讨,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发挥示范核心力,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度提炼,形成自我主张。3.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校在全体教职工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获得共青团青年文明号,被评为浙江省营养健康食堂、绍兴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绍兴市无废学校、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考核优秀学校、绍兴市平安校园、全区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越城区德育工作优秀集体等,在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中学生排球比赛中分别取得男女第一名的辉煌成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当然,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学校育人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五育融合还需进一步深化,学校品牌特色还需进一步擦亮,等等。对此,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工作,不断加以改进和破解。
四、下一步打算从整体上来讲,积极创建学习型校园。在教职工中大兴学习之风,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或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师表形象,增强教师人格魅力。通过加强每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为学校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根据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自愿互结帮教对子,按照要求开展听课、评课、指导展示课等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互相帮助,对辅导教师根据青年教师所获荣誉给予相应评价。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内教学质量。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我单位根据举办单位区教体局的越教体党【2024】22号任命文件,按规定于2024年9月变更了单位法人。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2024年越城区教体局对我校的绩效考核为二等奖;2.受奖励情况:2024年1月,因我校共青团工作突出被共青团绍兴市越城区委员会授予越城区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2024年3月,因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出色被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授予全区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的荣誉称号;2024年4月,因我校教科研工作出色被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授予绍兴市教科研基地考核优秀单位;2024年6月,因我校食堂工作出色被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授予浙江省营养健康食堂的荣誉称号;2024年8月,因我校德育工作出色被越城区教体局授予区德育工作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2024年10月,因我党组织工作出色被中共绍兴市越城区教体局委员会授予区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的荣誉称号;2024年11月,因我校在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中学生排球比赛中分别取得男女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体育局颁发的奖牌;2024年12月,因我校环境整洁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出色被绍兴市美丽绍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绍兴市无废学校的荣誉称号;2024年12月,因我校安全教育工作突出被绍兴市教育局授予绍兴市平安校园的荣誉称号。3.诉讼情况:无。共接到社会投诉10起,其中学校班级管理等方面2起,主要针对学生穿校服等问题,已对相关班级进行了解并要求改进方法,与投诉人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妥善消除分歧;学校教学问题3起,主要涉及代课老师教学和作业量等问题,学校主动跟进,持续与家长进行沟通,稳妥处置平息。科学配置,优化师资力量。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严格控制作业量。师德师风问题2起,主要涉及个别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上课态度等问题,学校将加强对老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醒老师注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继续加强家校沟通,为学生的更好成长而共同努力。学校综合管理问题3起,主要涉及调亮操场晚上灯光、交通管理中保安态度及校园树枝茂盛影响安全等问题,我校已作出相应处理,已和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并对信访人提出解决建议。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