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沈林强 |
住所 | 绍兴市上大路18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97.52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94.87 | 期末数(万元) | 297.5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教学研究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02747706685F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越城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2024年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双减”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融合;围绕《越城区教育体育局2024年教育工作要点》和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双新”实践性研究,打造越城教育优质品牌,全面推进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一)党建工作全面展现新效能1.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二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三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确保发展中心的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制定并实施《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党建工作方案》,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一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党建+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二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三是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狠抓纪律作风建设,营造清风正气。一是加强纪律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二是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三是强化监督执纪,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1.全面实施两项改革试点工作。在前期稳步推动的基础上,“浙江省幼小科学衔接项目”、“校本研修改造项目”全面实施。一是以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为引领,探索从“形式衔接”到“内核衔接”从“学段互通”走向“内容互融”的衔接机制,开展幼小科学衔接下的“体育教学”等研讨活动。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经验《一体·双融·三度·四聚》在《浙江教育报》刊登。二是持续推动校本研修改造。2024年5月越城区在浙江省“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校本研修改造:核心素养下的指导性学校教学管理》的专题汇报,试点工作得到专家领导的高度肯定;《三合三化:校本研修改造的区域之策》荣获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典型案例;2项校本研修项目入选省校本研修百项精品项目;2024年下半年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关键人群48学分培训。2.积极推动新方案、新课标的落实。一是调研视导。围绕新方案、新课标的落实、中考改革、学生素养的发展等内容对沥海街道中小学、东浦三川小学等学校进行调研视导,指导学校做好学校整体课程实施方案与学科课程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科老师转变学教方式。二是迭代升级。进行基于新方案、新课标的课程方案的区级评选活动,共评出一等奖84个。三是优化改进。组织开展越城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培训,邀请了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戴军熔院长作了关于课程实施方案撰写的介绍,引领学校优化与改进课程方案。四是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研训。各学科教研员以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形式,帮助学科教师全面理解新课标的理念、目标与要求,领会新课标背景下新教材的设计意图,为新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典型案例推选。完成关于“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典型案例”的区级评选,推选昌安实验中学的单元教学案例,斗门街道中心小学的典型经验做法,树人小学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送市参评。3.持续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一是推进项目化学习。3所学校入选市项目化学校种子学校,13所学校入选市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创建区级项目化学习基地校26所,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项目化学习联盟,并积极开展研修和展示活动,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学教方式变革。二是继续“品质课堂”深化行动。市第三批“品质课堂”深化行动研究项目共44项,越城立项9项;第三批绍兴市“品质课堂”项目研究基地学校,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元培中学入选。三是不断推动分层走班。增加基地校规模,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沥海中学、锡麟中学三所学校被确定为第三批分层走班基地校。开展分层走班经验总结、提炼,《“走”得准,方能“行”得远——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实践误区与对策》等8篇典型经验、案例送市参评。4.努力助推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一是组织开展市十三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区级征集。推荐12门课程送市参评,其中,《“越乡娃”开放式思政课程》等11门课程入选市精品课程,占全市入选课程的27.5%,入选率位居全市第一,创历史新高;《越行悦健》等4门课程被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选,2门精品课程获浙江省第十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入围率50%。二是组织开展绍兴市第六届“精品课程群”区级征集活动,8个精品课程群课程群入选市精品课程群,入选率位居全市第一。5.优化评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开展2024年优质课评比活动,区级优质课共评选出一等奖96名。2门学科获2024年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9门学科获2024年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其中3人获一等奖中的第一名,5门学科获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二是开展教学论文与专项研究论文的评比活动,共获奖175篇,其中市级一等奖39篇。三是开展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转型优秀课例征集。3个课例送市参评,获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四是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李思婕获得省二等奖、市一等奖的好成绩。五是组织参加市中小学美术基本功比赛,孔栋烨、章丹华两位老师各获一等奖,其中章丹华老师代表绍兴市参加浙省比赛获一等奖。六是参加课程思政评选。思政金课获市一等奖4门;课程思政案例获市一等奖2个;七是组织参加绍兴市教改先锋团队评选,昌安实验中学、马山街道中心小学两所学校入选;八是组织参加浙江省幼小衔接优秀案例评选,树人小学、机关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报送的案例省级入选。6.推动素养监测,关注评价改革。一是继续开展义教段学校的音、体、美学科素养监测。二是开展非纸笔测试案例征集。全区共24所学校上交案例25个,择优推荐送市。三是协助教育科做好2024年绍兴市中考网上评卷教师选聘工作。四是组织区属小学参加2024年省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参加监测的对象为区属小学五年级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监测范围为四年级的语文、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内容。(三)教育科研工作展现新高度1.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一是完成2024年省市教育信息化课题,越城区共申报22项目。二是完成202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选送16项课题参与市级评审。2.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结题工作。一是参加省市2024年教育技术(信息化)课题结题及研究成果鉴定工作。共有10项获奖(全市共4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是浙江省2023年度教师教育规划结项课题暨优秀成果奖越城区共有4项课题结题,其中3项获三等奖。三是组织参加2023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验收及优秀成果评审工作。越城区共38项成果获奖,其中综合课题17项获奖(一等奖6)、教改项目21项获奖(一等奖6项)。四是组织开展2023年越城区立项课题结题及优秀成果评比。五是共有9项成果在绍兴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3.完成各级各类课题立项工作。一是浙江省2024年度教师教育规划课题。越城区共有3项课题获得立项。二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越城区共有3项课题获得立项—蕺小骆海燕、塔小叶燕芬、鲁小王慧琴。在2025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立项申报,越城区共有14项通过市级评审,目前正在参加省级评审。三是2024年浙江省教研课题。越城区共有3项课题(规划课题)获得立项:灵芝街道中心小学冯朱敏;鲁迅小学汪国祥;锡麟中学沈强。四是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2024年度课题。越城区共有3项课题获得省级立项。五是2024年全市教育信息化课题。共有7项获得立项(全市共27项),其中全市共3项重点课题,越城区占2项。4.组织开展各项课题培育指导工作。一是举行越城区“曲水流觞·教育学术大讲堂”暨教科研关键人物专题培训活动。二是举行越城区“曲水流觞·教育学术大讲堂”暨2024年教科研专题培训会议。三是举行首届越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研学共同体成立仪式暨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四是组织开展2024年绍兴市、越城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参评指导培训活动。五是启动越城区教科研成果征集工作。共征集到优秀成果42项,综合类别、数量等因素,经过筛选共有33项成果入选成果集。六是组建首届越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研学共同体。陈莉等30位教师入围首届越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研学共同体成员。六是开展长三角城市群主题征文活动。越城区共有3项论文获奖,占绍兴市全市获奖论文的30%。5.组织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一是组织参加市教育科研基地(含培育学校)年度考核工作。越城区1所基地学校(一初),1所培育学校(北海小学)考核优秀。二是组织参加绍兴市教育学会2024年度理事会议暨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启动会。全区共申报参评成果19项,经省里专家评审,10项成果送市参评。三是组织参加绍兴市中小学教师“我的教学主张”现场答辩研讨活动。北海小学金燕老师参加了现场答辩。四是参加2024年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暨杭州市教育科研学术节活动。(四)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1.成功通过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经过多方联动,主动对接,积极工作,成功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培训面向地区为越城区,形式为面授,机构性质为公办培训学科类别范围不限。2.完成部分师训项目承训机构遴选工作。总共17项项目,包括6个90学分培训项目、5个各学科16学分混合式培训网络培训项目、3个心理健康B证项目、1个人工智能骨干教师机器人培训项目、2个2024年新教师(编制、聘用制)培训项目。3.完成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选课工作。明确选课工作有关要求,包括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规范培训管理、选课时间及程序等。分别于4月3日和9月21日,全面完成上下半年教师培训选课工作。4.开展各学科各项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一是指导开展12学分校本培训项目。二是组织开展16学分区本培训项目。三是组织开展90学分集中培训活动。主要涉及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体育、初中社会法治、初中科学、初中英语、初中体育等学科。四是组织开展小学思政骨干教师和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训。5.组织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董建奋越派名师工作室和陶月梅越城区名校长工作室,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关键领域,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文阅读任务群的实践探索”“践行‘五育融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引领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业务能力。6.组织开展新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分为编制新教师(220名)和聘用制新教师(123名),共计343名。根据基础和需求分别编制培训方案,并分别开展培训活动。7.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活动。一是B级资格证书培训,共计480人。二是C级资格证书培训,共计280名教师参训。8.协助组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培训。2021名教师参加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培训。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新课标落实推进力度不够;2.名优教师培养力度不够;3.学校课程建设指导不足;4.校本培训指导不足。 |
四、下一步打算 | 进一步推进新课标落实、名优教师培养,进一步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和校本培训指导。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