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信息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8 浏览次数: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8

单位名称绍兴市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法定代表人姚君桥
住所  绍兴市越城区涂山东路88号
开办资金(万元)10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6.83期末数(万元)6.17
宗旨和业务范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负责处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方针政策和部署;制订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并抓好督查、考核和落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调查研究;负责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经验和典型,评选表彰先进;抓好全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2MB1361553Q举办单位中共绍兴市越城区委宣传部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1年5月启动建设,位于越城区二环南路名人广场内。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二批试点,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新发展的重要机构,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落实。中心与广场采取“中心+基地”,室内室外联动运行模式。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的工作目标进行建设。主要工作内容思想理论传播: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主流价值培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开展各类评选活动,选树身边榜样,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服务供给: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文学、艺术、绘画等传统习俗活动,同时提供文化艺术培训,如书法、绘画、舞蹈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突出常态长效,文明创建利民惠民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文明创建提质增效。聚焦楼道文明,开展净化行动,全年推出小广告随手拍活动,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3300块;开展亮化行动,推出“电靓黑楼道”活动,完成58个楼道楼道灯、线路体检及改造;开展美化行动,完成11个台门、楼道的文明提升。二是强化宣传氛围,公益宣传可感可知。开展“越城——文明风尚扑面来”公益广告征集,优秀作品在各大商超、主次干道灯箱公益广告、小区社区等刊播5500余处。开展厨王争霸赛暨新风菜单发布仪式、新风菜惠民培训、“诗季越菜”等系列活动,拍摄宣推节气菜、新风菜、文明创建系列视频42期。三是培塑品牌活动,幸福越城微笑有礼。开展微笑有礼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及系列宣传活动,轮播“微笑睦邻”宣传片6300余次、投放微信朋友圈宣传40万条、设置“微笑有礼清凉驿夏”爱心驿站34个,宣传惠及45万人次。开展文明出行系列活动,成立文明出行联盟、流动安全大讲堂,通过线下巡回宣传展示、线上早晚高峰交通广播宣传等形式,累计开展劝导活动2万多场次、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21万人次。(二)深化立德树人,持续实施文明培育一是积极选树身边好人。每季度评选“越城好人”10名,全年入选“绍兴好人”13名,入选“浙江好人”2名,在王家葑村承办第二季度“绍兴好人”发布暨“好人”宣讲进农村活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校园创建。举办国风越韵主题系列夏令营,组织“沟通从心出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讲座。“火箭男孩”严弘森入选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三是开展公民道德提升行动。完善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开展3·15主题宣传和全国质量月宣传,开展诚信礼仪标兵评选暨诚信消费活动月启动仪式活动。(三)聚焦运河文化,大力推进文明实践一是开展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文明实践。成立文明实践队伍,发布保护浙东运河倡议书,举办“运河畔·少年说”青少年文明实践宣讲比赛,在新华网客户端、央视网、潮新闻等媒体报道。开展17国语言宣讲宣传运河文化,举办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启动仪式暨运河保护联盟出征仪式,开展运河文明风雅颂活动。二是提升发展区域文明新实践。印发2024年重点工作,设计“浙江有礼幸福越城”标识logo。举办第十八届邻里生活月活动,开展区级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举办“浙江有礼·德润越地”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绍兴市“光明影院”项目启动仪式,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联合区档案馆举办“党史潮起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党史”活动,开展“越讲越响”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青年主题宣讲活动。创作分享“我和我的有礼故事”莲花落、脱口秀节目,举办首届文明实践大舞台“全民星秀”大赛,持续深化“幸福列车”越地行公益集市活动。三是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指导镇街更换统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识牌,组织实践中心工作会议暨导师座谈会。在阳明公园、四季园社区、名人广场等地打造有礼地标,打造迎恩门水街文明实践示范带,谋划未来社区文明元素植入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过程中“群众主体”发挥不够,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升,常态化、无感化、数字化创建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持之以恒打造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弘扬越地文明的区域实践范例。(一)贯穿一条运河主线深化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文明实践。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高质量办好运河诗会,开展各类运河沿线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推动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共享共融,积极打造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样板地。体现一个为民主体常态化、无感化推进创建工作。坚持创建为民,深入开展爱心驿站、“电靓黑楼道”等惠民创建活动,让民生实事有品质、暖人心、可持续。坚持传承融合,将越城历史名人元素与城市建设、文明实践有机结合,让文明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更加鲜活。坚持凝心聚力,积极联动链接资源,突出全域创建、全民参与、成风化人。(二)聚力三大文明维度一是营造“有温度”的好人氛围。不断发掘身边“道德模范”“越城好人”,同时健全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关怀礼遇机制,链接社会组织、文明单位等社会资源,依托文明实践基金探索“礼遇积分”兑换,推出礼遇优待套餐,持续放大越城“好人现象”,营造“人人向善、争做好人”氛围。加大“文化+文明”联动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候车亭、建筑围挡、灯箱广告、公交站牌等宣传载体,设计制作安装一批体现越城历史文化特色的公益广告、好人墙、景观小品,形成“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城市环境、文明氛围。二是塑造“有热度”的社会风尚。坚持市区联动、部门协调,积极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围绕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养宠、文明旅游、文明邻里等重点领域,将宣传引导、教育教化和实践养成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铸牢乡村文明之魂,以乡村文明善治提升促进城乡文明水平整体跃升。三是打造“有广度”的文明阵地。持续推进“浙江有礼幸福越城”区域文明新实践,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推进“一圈一带一街一路一联盟”文明践行示范样板建设,链接社会组织、公益志愿者、共建单位等社会资源,共同打造一个文明实践诚信经营共融圈、一条迎恩门水街文明实践示范展示带、一条以仓桥直街为中心的文明志愿实践示范街、一条以朝阳路为试点的流动摊位文明规范管理示范路、一个以全国全省文明单位为引领的文明行·文明单位契约化共建联盟,让文明“随时可见”。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1月1日至12月31日,绍兴市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可用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开办资金变更为10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