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轨道交通管理中心

信息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9 浏览次数: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发布时间: 2025- 04- 10 16: 59

单位名称绍兴市越城区轨道交通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姚杰
住所  绍兴市越城区育贤路78号
开办资金(万元)1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0期末数(万元)0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轨道交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参与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协调沿线征地拆迁和施工工作,配合协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管理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602MB0959596H举办单位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参与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协调沿线征地拆迁和施工工作,配合协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管理等工作。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是轨道交通二期建设的开局之年,是轨道交通一期收官之年,也是区轨交管理中心的成立之年。这一年,我们聚焦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让每项工作都见到实效,经得起检验。1.理职责、建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一是搭建框架体系。自成立后,中心立即着手承办各类开户、领证等成立手续、研究单位框架体系和各项制度。对内,我们明确了内部管理和办事规则流程,规范了日常运作;对外,我们压实了业务职责,梳理了单位重点工作清单任务,确保管理无死角、事项有承接。二是明确管理职责。根据《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管职责划分意见》的要求,我们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划分,并梳理了属地镇街管辖的轨道交通站点,明确了联络人员,建立了联系矩阵。同时,我们根据风险分级响应清单,强化了属地安全管理职责,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安全预防体系,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强行业监管。轨交中心积极配合市局开展轨道交通运营考核例,提出轨道交通运营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的意见建议,积极配合做好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问题“回头看”及服务质量评价迎检工作。参与第三、第四季度的运营服务质量考核工作,倒逼运营单位提升了轨道交通行业的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2.破难题、创实效,统筹项目建设。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完善与市级部门沟通机制,主动靠前服务,整理轨道交通21项事项,明确任务事项、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目前已出轨交专报6期,协调解决项目勘察单位进场、开关站建设、妇保院地块项目报批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坚持效果导向,创新工作方法。牵头实施绍兴染料城、府山建设银行、青甸湖车辆段等区域征迁工作,为4号线一期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探索以一次性补偿的方式移交市政绿化设施,减少移交纠纷,此外,我们还通过协调明确了轨道交通项目涉路审批事项,进行了批量预审和统一报批,涉及“3年5年开挖道路”的破路申请已累计审批通过3次。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工作实效。全面梳理杭绍台铁路项目推进情况,对资金使用、超支原因进行系统总结,提出建议意见,形成《关于杭绍台铁路越城段的情况汇报》。同时,参照柯桥、嵊州模式做法,协助完成杭绍台铁路不动产权证办理,为项目申报REITs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3.抓机遇、谋发展,推进综合开发。一是推进有机更新。协助高投集团做好越东科创TOD的方案研究,详细性控规已通过区规管会审议,计划分三阶段实施越东商务TOD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同时,协助推进鉴湖芳泉TOD政策处理,推动轨交项目尽快落地。二是做好节点研究。会同区自规分局、市轨交集团梳理4号线一期侵入地块情况,为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另外,积极沟通协调市轨交集团完善4号线一期迎宾路站涉及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地下联通的接驳方案,研究论证5号线一期增设会龙路站方案等,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能力。三是摸排TOD项目。协助做好10月份“双月赛马”资料准备,项目汇报内容获得区主要领导肯定。会后汇同市轨交集团摸排绍兴轨道交通沿线的线网地块,整理轨道交通沿线地块可谋划的TOD,形成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一期越城区可谋划TOD项目文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24年6月越城区轨道交通管理中心新成立,面临建章立制紧迫与在编人员短缺的双重挑战,需迅速构建制度体系并优化人员配置,以保障职能高效履行与事业稳健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1.行业管理提效能。一是保障1号线支线开通。全力配合推进1号线支线大庆寺站(不含)至会展中心站开通。利用轨道交通连接城市与郊区、周边城市,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绍兴北站与杭州萧山机场、杭州东站之间快速联系。二是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并落实轨道交通运营信息报送与统计分析管理办法,优化信息报送和统计流程,提升监管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运营服务监管。协同市局开展运营服务质量、安全隐患治理和设备维护的监督评价,配合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综合绩效考核办法,联合开展轨道交通应急安全演练,筑牢安全底线。2.项目服务强保障。一是加强项目协调推进。完善市区联动机制,定期通报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进展,协同解决二期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高效实施。二是注重民生提升服务。整合交通资源,优化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接驳设施,增加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解决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不足等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三是谋划服务拓展功能。谋划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商业、文化、休闲等多功能服务,打造“轨道+商业”、“轨道+康养”等复合型空间。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